青玄嫂嫂

原创戳合集,其它都是转载

水地风剧情分析及一点碎碎念

分析的太好了!!!

WaterLily:


个人观点 绝对有偏颇




———师无渡与师青玄


“你不是跟我说过吗,世上人谁都是自己管自己,别人哪会照应咱们啊,从来不都是咱们自己照应自己吗。


看,谁说师青玄不明白,这人心里明镜似的,他瞧着熨帖,讨喜,除了性格中的柔和外,更因为他善于融入环境,知道怎样行为处事会让人觉得“舒服”。他对于很多“小心思”都看得通透,这并不是他的可贵之处,真正可贵的是,他看的穿却不点破,任你阴谋阳谋,我一笑置之。


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,师青玄三观的建立一部分是由自身的经历铸造,另一方面则与师无渡的教导息息相关,因此师青玄与师无渡的判事标准应该是相类的。


那么为什么,这两个人的性格与做事方式又南辕北辙呢?一般这种情况下,兄弟俩互相看不对眼好像才是正常情况,而文中种种又表明他们的关系是实实在在的融洽,并不包含虚假的成分。


若是以往,师无渡最多说两句,师青玄就听了,如今却不同了,师青玄竟是不听他的,问了别的,道:“我们要是先走了,裴将军怎么办?他不就留在这里了吗?”


师无渡也察觉道弟弟不是那么听自己的话了,神色有些复杂。


这几句话连重话的边都擦不上,这种程度,就值得师无渡神色复杂了,那么可想而知,这对兄弟平日里的相处得多和睦啊,哪里有对对方丝毫不满的样子。


有的东西,师无渡认为有必要的,教给了师青玄,例如上文“人各扫阶前雪”的道理,但有的地方,师无渡没有教,这就是师青玄没有成长为第二个“水横天”的原因之一。


例如给师青玄换命一事,他不仅没有要求师青玄肯定这件事的正确性来理解他师无渡的苦衷,甚至将这件事的存在都隐去了。


师无渡并不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,他并非不知道这件事是错,是在冲撞自己的良心底线,在换命的时候,师无渡未尝没有过哪怕一刻的挣扎。只是当时,在他的认知里,这些都没有师青玄的命重要。


他还未开口,却听一声巨响,身旁“明仪”突然倒地,胸口多出一个绣球大小的黑洞,鲜血满地。而树上跳下来一个白衣身影,抓了他就跑,喝道:“走!”


其实并无有力证据证明明仪动了多大手脚,但他一下手,却是直接要着命去的。


此处也是同理,他出手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贺玄行迹诡异,也不是因为骨子里的心狠手辣,而且因为——他可能会危害师青玄的安危,他是多谨慎心细一个人,丝毫会威胁到师青玄的因素都要毫不留情地抹杀。


这也正是两人性格不同的原因,师无渡无条件的庇护是师青玄柔与善的培养皿,所以即使师青玄骨子里真有那么几分狠意,也是没有用武之地的,于是它不断的隐藏消弭,形成了他柔和温润的性格,除非是天大的变故,他的性格不会发生很大改变。


而师无渡这个人,有软肋,却没有盔甲。他最初也只是一个不知人间疾苦的富家少爷,师青玄承受的是那个年纪不该承受的苦难,师无渡何尝不是。


一个人的成长在于他经历的宽度而非长度,师无渡自觉是师青玄的支柱,面前要有大山大河去跨,犹豫与心软不被允许存在于他的生存之道里。他其实是有明确的是非观的,只是有些违心之事不得不做,有些泥沼不得不去淌。他知道这些事情是“恶”,知道有朝一日这些事败露他将绝无退路,只是为了师青玄,这个风险他不得不冒。


与师青玄不同,师无渡的狠是绝不能藏的,露其锋芒是必要之道。他其实并没有表面上这么“硬”,只是早年他习惯于将自己伪装成一只龇牙咧嘴的凶兽,常年绷紧自己的神经,到了现在他习惯的锋利的姿态,这层伪装难以剥下,成了他的一部分罢了。


在最后师无渡交代青玄“去找裴将军,求他照应你。”用的是“求”,三毒瘤的感情到底是不是徒有其表,师无渡应该最清楚,可他几乎来不及思考的情况下说出的话,却是以这般低姿态。


他相信他和裴茗的交情,他也秉持自己长久以来的处事之道,我直觉,他一定是个遇事能自己解决就绝不麻烦别人的人。不是见外,而是因为习惯。他习惯了靠自己,习惯了万事讲代价,长久的独立让他接受不了别人无条件的帮助,而现在,他再也没有什么代价可以付给裴茗了,所以他会不安,会没有底气。他不是不相信感情,他只是觉得利益维持的关系更可靠。


————贺玄与师青玄


贺玄从揭露身份过后,就在努力的将自己从“明仪”这一身份的影子中脱离出来,他想及时止损,连一丝感情都不肯流露出来。


但逃避,也正是一种变相的承认。


他想表现出来之前的一切都只是他的伪装,是他复仇的登梯石,他不断暗示自己,用怒火麻痹自己,就是在销毁自己仅存的,难以剥离的感情。但这几百年终归不全是假,他贺玄也不是能把感情控制得滴水不漏的圣人,他拼命抹去这份感情的存在,但还是剩下了丁点。


“我给过你机会!”


而此处正是他的隐忍崩塌决堤的表现,相较于贺玄,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作为明仪的质问,上溯到师青玄要去找师无渡,贺玄抢身拦下他,这应该就是所谓的“机会”。但当时贺玄真的是在想“我给你一个机会,你别去找你哥”吗,我更认为这是一种退行,是身体比思想先行动的过激反应。


因为这个机会其实毫无意义,它是没有“得到”来与之对等的。


如果师青玄真的选择留下,贺玄就会放弃复仇吗?显然不可能,他往前是深渊,往后也是深渊,早就回头无岸,何谈悬崖勒马。相反还非常可能触动到他自己,在日后的复仇中徒增挣扎。


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师青玄,一字一句地道:“你弟弟一个天赋平庸的凡夫俗子,得以飞升上天,风光无限,占得是我的命格,享得是我的神格,你告诉我,这叫与他无关?”


凭什么吸着别人的血、踩着别人的尸骨等了天,本人却能心安理得、毫无负担地享用这一切?


“正因为如此才可恨!他凭什么什么都不知道!”


这一点是一支锥心箭,也是贺玄的爆发点,他痛苦且挣扎,凭什么他在泥沼中摸爬滚打筋骨寸断,而你师青玄,作为害我至此的始作俑者,为什么却是璞玉浑金,丝毫不知道自己的当下是用别人的枯骨铺就,可以毫无愧疚的活着。


对于师青玄的不知情,贺玄应该是知情的。也正是因为师青玄的不知情,才让贺玄格外的不甘。


如果师青玄不是表里如一的纯粹,如果他有那么一丝的伪装,那贺玄都能说服自己,让他的恨坦坦荡荡,让他的复仇毫不犹豫。


贺玄的定位是什么?


一个冷静、克己的复仇者。


而师青玄是他复仇过程中唯一的变数,他花了几百年潜伏上天庭,我本来以为他迟迟不动手是他在心软在犹豫,后来发现并不是,师无渡何等厉害,唯一的机会也只有这难得一遇的天劫,只有这时成功率才最大,他犹豫是真,可他并没有让自己的感情阻碍复仇计划的推进,贺玄这个人,理性是一直压过感性的。可他偏偏不是无情,他对别人残忍,对自己也相当的残忍。


所以,虽然他明明早就知道了师青玄的通灵口令,却没有一开始就以通灵术对他下死咒,非要一步一步,收紧圈套,逼得他自堵双耳、自闭眼睛、自锁空屋。仿佛猫捉到一只老鼠,不马上杀了,先玩着,玩儿到它自己吓死。


贺玄最狠的地方不是当着师青玄的面拧下师无渡的头颅,而且在和平假象中仍能周密的筹备复仇计划,即使他割舍不下。


明仪道:“他平日仗义执言的多了去了,出了事置身事外的才是大部分。”


理性告诉他师青玄是罪魁祸首,可感性上又在不停的为师青玄开脱,肯主动开口为师青玄鸣不平,足以证明贺玄对青玄人品的肯定。


几百年的时间真的能冲淡一些东西,哪怕是一点,他纵然伪装得再好,也不可能将自己的感情完全剥离出来,他有几百年的时间来筹划复仇,小到每个细节,每个变故他都考虑过。而师青玄就是唯一一个不安定因素,几百年的相处或许不舍已经大过仇恨,想杀吧,下不去手,不杀吧,又辜负这么多年的自己。复仇是他信条是他一路踽踽独行所有执念,只此复仇一条,他绝不可能放弃,他为复仇而生,却没能抛掷所有感情,这就是非常有意思的地方,如果他毫无感情,风水两师双双命陨,那会增添这个故事的悲剧性和完美性,可偏偏不是这样,他杀掉师无渡留下师青玄性命,让人看到他的坚守与挣扎,他是鬼,我却分明看到了他的人性他的真实。


这三个人其实是互相成就的关系,就像我还未单独提起过师青玄,但上文通篇不离师青玄。通过师青玄,可以看到贺玄作为一个复仇者的矛盾挣扎,师无渡作为一个上位者隐秘的柔软。这些因素都使得角色更加鲜活立体,也更具价值。


现在,我们来单独看看师青玄的结局。


从在黑水鬼蜮揭秘黑水师无渡身死开始,师青玄很聪明,所以反应得一定很快,快得连恨意都还未来得及滋生,他会想到风水殿的匾额是贺玄故意劈的,死字是他写的,那几句恶毒的诅咒悉数出自他之口, 想到这些的同时,心也就先寒了。


所以当时他当时更多的是无措无力是悲伤,却独独没有恨,他连恨的着力点都没有。他什么都没有了,只有这条命,师无渡为他挣来的命,贺玄舍给他的这条命。


已经一无所有的他,偏偏还去做了乞丐,即使是一时的我也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,何况从番外来看这根本不是一时的。


对于一个活着本身已经是一种莫大的折磨却不得不活的人来说,精神上已经受到了极大的创伤,久而久之,会转变为身体上的折磨。这样一个濒临崩溃的人,物质条件还极度匮乏,吃不饱衣不暖,他的未来是什么,我只看到了毁灭。


接下来是我认为存疑的地方,师青玄在乞丐窝里大有破罐子摔碎的势头,比起消沉,我看到的更多的是颓废,这样一个与他本该差了十万八千里的词。


可是从“明明如昔”中分明可以看出青玄并非是自甘沦陷,他是有挣扎有思考的,身困桎梏,星陨犹赤子,这样的心性,让人怎么相信他会甘愿在乞丐窝里残度余生?虽然非他本意,但他哥因他而死,难道他就枉顾他哥的付出,这样糟践自己的这条命?


这太矛盾了,一边明明如昔,一边泥足深陷。


我看到他去往的归宿,根本不是他应该去往的归宿。


不是因为他没有往我希望的方向发展而发牢骚,而且我想不到任何他甘于当乞丐的原因,任何。


他在乞丐窝里到底能得到什么对自身有益的东西呢?


乞丐是什么?


简而言之,接受了世间最密集的恶意。


师青玄能和乞丐们打成一团,是因为师青玄性格里的优势,而绝非乞丐们善解人意。在阴沟里苟延残喘了这么多年,自保早已成为本能。心思单纯的早就死了,能活到现在的,哪个不是有几分心眼,真到了无暇自保的时候,他们会露出怎样的狰狞姿态?


并不是所有底层人民都淳朴善良,乞丐的特征应该是“愚”而绝非“善”,他们的文化素质极低,师青玄在这里绝对得不到有营养的交流,在物质拮据的情况下,他的精神也只会不断走向枯竭。


师青玄当时的确处于比较无助的境况,或许乞丐里的确存在特例,有那么几个心地比较好的,可师青玄成长的环境虽然苦,却不缺爱,真的会因为一点点善意的给予就心甘情愿地与乞丐同生共死了吗?


温润柔和并不等于心慈手软。随遇而安并不等于自甘堕落。


为什么同样一个人物几章过去就变得如此面目全非?


苦难真的有将一个人彻头彻尾颠覆的力量吗?


没有,至少在这里还没有。这不是苦难的力量,是亲妈的力量。

评论

热度(293)

  1. 共20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